债券指数基金与ETF

下载App看作者更多精选好文

积极发展指数化产品是公募基金在资管新规之下突围的关键。资本市场对 外开放,加上中国债市也将陆续加入国际债券指数,养老金等投资群体扩 容,对指数化产品及工具的需求可能增加。政金债基金等有利于债券发行 人提升二级市场需求,对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又存在免税效应,存在共赢效 应。此外,根据 Wind 数据,今年纯债主动型基金有 433 只超过其声称的 业绩基准指数,而有 372 只表现弱于基准,凸显出指数化投资的积极意义。


 
费率:成本为王
 
被动投资相比主动投资,管理人需要做的主观决策少,更依赖成熟的系统和执行环节,对 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度低,投资者相应为管理人的主观决策能力进行付费较少。此外,由 于债券指数基金随着管理规模的上升,需要投入的资源并不会成比例增加,即有经济学意 义上的规模经济,进一步拓展了费率下降的空间。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(ICI)的估计, 债券指数基金的平均费率在 2017 年已经降至 0.07%,相比主动债基有近 50BP 的费率优势。

 
具体来看,美国债券指数基金的全市场平均费率约为 0.07%,其中 Vanguard 旗下最大的 债券指数基金费率低至 0.04%,规模排名第 10 的 Fidelity 通胀连接债券指数基金的固定 费率甚至为 0。债券 ETF 全市场平均费率约 0.19%,但 BlackRock(iShares)旗下最大 的债券 ETF 费率仅为 0.05%。相对来看,新兴市场债券或高收益债券 ETF,平均达到 0.5%-0.6%,而国债 ETF 则在 0.2%或更低。简单来说,复制指数难度大的 ETF 收费略高。


此外,针对费用的金融监管政策频出,也对低费率的债券指数基金和 ETF 构成利好。2016 年 4 月,美国劳工部发布新规(The new DOL rule)1,要求投资顾问将客户利益放在第 一位,规定投资顾问费用按基金资产的固定比例收取,该规定已于 2017 年 6 月正式生效。2016 年 11 月,英国金融监管局(FCA)提出费用监管计划(all-in fee scheme)2,加强 对费用构成的管理。监管层对费用控制的追求也使得低费率的被动投资受到追捧。
 
税收:集腋成裘
 
除前述管理费用优势外,由于债券指数基金和债券 ETF 相对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调仓更少, 相对交易更不频繁,所以税收和交易成本的控制上也有优势。根据 Bloomberg 整理的 2017 财年基金年报,美国债券基金中,前 10 大指数基金和 ETF 平均年换手率为 49%和 74%, 远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平均水平。


对债券指数基金和债券 ETF 而言,由于其相比主动管理型基金主动发掘市场定价失灵的 需求更小,只需要跟随指数成分调整进行调仓,交易次数相对较小,在市场交易的成本(如 买卖价差)也更低。另一方面,过于频繁的买卖会产生大量的短期资本利得(short-term capital gain),这一部分的税率普遍高于长期资本利得(long-term capital gain)对应 的税率。税收上的优势使得投资者承担的总费用进一步降低,看似不大的成本优势在时间 和复利的作用下得到放大,促成了当前全球资产管理行业“主动—>被动”的偏好转变。
 
此外,债券指数基金和债券 ETF 投资标的清晰,投资者容易辨识其风险点。而对于信用 债产品,指数化产品投资标的具有分散性,有助于降低其个券风险。
 
我国债券指数基金及债券 ETF 发展历程回顾
 
我们对成熟市场的债券指数基金和 ETF 分析主要侧重现状,希望从中发现行业未来发展 的规律和趋势。而国内市场与成熟市场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差异,因此对于国内市场,我们 的分析需要从历程讲起,以期能够总结以往产品成功对应的具体背景,为预判接下来的发 展思路提供借鉴意义。
 
2003 年长盛基金发行了国内首只指数基金——长盛全债,首募 9 亿元,开启了国内债券 指数投资的先河。其基准为标普中国全债指数和标普中国  A   股综合指数的混合,通过对债 券资产和股票资产的灵活配置来实施指数增强策略,在投资范围上更接近偏债混合类产品。 此后,在 2005 年华夏基金成立专户产品华夏亚债(“亚洲债券基金中国债券指数基金”), 初始规模为 1.2 亿美元,跟踪指数为 Markit 指数公司编制并发布的 iBoxx 亚债中国指数, 该指数的成份券由国债、政策性金融债及超 AAA 的信用债构成。随后,由于投资者对债 券指数化投资的优势理解不足,加之市场上债券流动性受限使得指数较难以复制,公募债 券指数基金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,直到 2011 年才重启,随后大致可分为 3 个阶段:
下载App看作者更多精选好文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