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医药又迎稀缺标的

ETF之家 发布于 2021-03-08 10:25:00

近段时间ETF的发行量创下历史记录,截至3月5日,年内新上标的多达46只(2020全年115只),未来一段时间还有大量产品在排队上市。

ETF日渐丰富的当下,为投资者带来多元化的配置选择,新产品中不乏全市场首只跟踪指数的稀缺标的。

比如今天发行的恒生医疗保健ETF(认购代码:513063),其跟踪港股市场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是全市场“独苗”。

作为生物医药的长期持仓者,有稀缺标的上市ETF之家当然不会放过。这不,第一时间跟大伙分析下TA的投资价值。

生物医药投资逻辑

消费和生物医药这两只历史大牛人尽皆知,但投资他俩的逻辑却有本质上的区别。

相比而言,生物医药投资难度更大,主要来源于两方面:一是行业研究门槛更高,二是受政策影响更大,所以其波动率较高,业绩弹性大。

下面讲讲ETF之家的投资逻辑。

1、捋清供需关系

2010年我国居民医保覆盖率只有32%,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去医院就诊完全自费,这其中的医药支付关系可以理解为:医院是间接卖方,患者是买方。

中国医保覆盖率.png

直至2018年,我国的医保覆盖率达到95%,参保患者只要带上医保卡就医,支付主体由个人转变为医保支付,医药支付关系产生变化,买方由患者变成国家医保,国家医保也因此成为中国医药消费的最大买方。

2、当前问题

根据国家医保局统计数据,我国2012年至2018年期间,医保基金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,但医保基金的结余率却逐年下降。

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远高于发达国家,204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8%(4.02亿),意味着参保人数的减少,医保收入来源逐渐乏力。

人口老龄化、医保结余率下降等问题下,医疗改革迫在眉睫。

过去,医院盈利属于“以药养医、以耗养医”,通过药品、耗材等加成的方式为医疗服务提供收入来源。

现在,转变为破除“以药养医、以耗养医”,解决两大问题:一方面是直接降低了国家医保的费用支出,另一方面是减少医院和药厂之间的腐败问题。

政策上,主要通过一致性评价、带来采购等制度来实现。

3、行业影响

自2019年以来国家组织多次带量采购,降费效果明显。

举个例子:前两轮集采,57 个药品费用从 427 亿元下降到 83 亿元,节约费用 344 亿元,其中降价效应 180 亿元,替代效应 164 亿元。

去年底的第三轮集采更是引起轩然大波,冠脉支架集采平均降价达93%。

集采之下,一些以仿制药为主、产品竞争力不足的企业利润大打折扣,股价一蹶不振。

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看到医药行业虽然是一个“刚需”产业,但其在国内这种医保制度下,并非所有细分行业都值得投资。

医药行业划分.png

因此,ETF之家根据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划分,结合发展前景做出如下判断:

1)集采之下传统仿制药利润空间已经被大幅压缩,创新才有未来,比如生物制药、癌症靶向药方向、代表企业:恒瑞医药、复星医药等。

此外,创新药的市场空间也是考量的重要一环。相关机构预计2018年至2023年,我国创新药行业将保持18.5%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快速增长,到2023年,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以上。

创新药规模预测.png

2)受集采影响较小的细分领域不受政策压制,市场前景更好。

例如:疫苗

疫苗上市企业就这么几家,市场需求大、且门槛高产品具有稀缺性。疫苗分两类,一类是免费,也是刚需品,由政府采购免费为市民接种,需求稳定;另一类是自费,比如智飞生物代理默沙东的九价HPV疫苗,市场供不应求。

例如:血制品、生长激素、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等

血制品就是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,例如人血白蛋白、免疫球蛋白,在临床医学手术康复中会大量使用,目前并未纳入医保范畴;

生长激素,国内目前市场份额较为集中,一个是长春高新份额占比70%以上,另一个是安科生物;

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,在国内CRO/CDMO行业统称为CXO。简单点来讲这一行业就是做创新药研究服务的,在医改背景下传统制药企业被迫转型,创新药成为唯一出路。无奈自身的实力有限,因此就给这一行业带来发展空间。

当然,国内工程师福利、临床研究成本优势也是助推CXO高速成长的原因之一,最近在国际市场争夺不少份额。

代表企业有药明康德、泰格医药、药明生物、康龙化成、凯莱英等。

此外,高端医疗器械、专科医院等这些行业细分赛道也是投资的重点。

医药指数分析

由于涉及的细分行业众多、且研究门槛较高,因此ETF之家基于以上分析将目光转向指数投资工具,下图是市场上主流医药指数汇总:

医药指数分类.png

经过对比分析,CS创新药(931152)的编制规则最贴近我们要求,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作为待选样本,行业分布前三大细分领域分别创新药、生物制品、医疗服务。

那么,此次博时基金发行的恒生医疗保健ETF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,对比CS创新药(931152)指数有啥区别呢?下面看看指数情况。

恒生医疗保健指数

恒生医疗保健指数(HSHCI)从恒生综合指数中选取主营业务为医疗保健的上市公司,反应香港上市的医疗保健公司的整体表现。

指数前20大成分股如下图所示:

指数前20大成分.png

前十大权重占比65%,筹码非常集中。

成份股行业分布方面,创新药、医疗器械、在线医疗等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医药细分赛道上占比较高,例如互联网医疗三巨头平安好医生、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;

医疗器械方面,如微创医疗、启明医疗、威高股份等;

布局创新药赛道的信达生物、瀚森制药、百济神州、康希诺生物等。

CS创新药(931152)指数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(HSHCI)两者成份股重叠较少,如果把他俩视为A股与港股行业代表,主要区别如下:

1、创新药方面,A股主要由业绩稳定性较高的行业龙头组成比如恒瑞,港股方面创新药企业更多,成长性或许更高,比如高瓴资本第一重仓医药企业(百济神州);

2、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方面,目前龙头企业药明康德、康龙化成、泰格医药在A/H两地上市,区别不大;

3、差异化较大的细分行业,A股优势在于疫苗、药店、医美,港股则是互联网医疗、医疗器械。

总体来看,恒生医疗保健指数(HSHCI)作为医药指数中的稀缺标的,其成份股的行业成长性是不错的,此次博时基金发行的恒生医疗保健ETF(认购代码:513063)值得关注。

港交所在2018年4月修订主板上市规则,增加了第18A《生物科技公司》新规,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有收入、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,自新规执行以来超过150家医药企业在港上市。

展望未来,港股作为离岸金融市场,有助于全球资本进入,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融资服务,而这一切都将为指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0 条评论

发布
问题